"隔行如隔山",相信大家都耳熟能響,知道很難但是卻缺乏經驗或是機會去體驗到底是隔多大的山.....這陣子,張老師我完完全全的知道且經驗值瞬間攀升。除了社區OT得工作型態的挑戰,我也為了我生活型態和需求做了點挑戰,這挑戰就是替自己存了點錢,找了一個"家"。
說真的,在半年前,面對台灣薪資整體往下掉,房地產卻屢創新高的環境下,我想也沒想過會想去找屬於自己的房子。不過,在因緣際會與家庭支持之下,我真的在半年後的今天做了這件事,現在想起來真的有點興奮也有點疲累(看了超過30個物件).....中間讓我體會了好幾回"隔行如隔山"的感覺。(因為這間房是我自己慢慢找來的.....)
首先,要找的到房子就是個困難。一開始,我跟大家一樣,很直觀的想 "先上網找找看有哪些要賣的物件",說真的,線上的物件真的少得有點可憐,不然就是太貴買不下,不然就是有明顯的缺點等等......
那搭配房仲呢? 這的確是好方法,新手看房,至少會知道且成長很多,到底怎麼看,怎麼交涉等.......我這陣子,就是跟了房仲衝了30幾間房子,其中真的不乏很喜歡的物件,但也有那種看起來/感覺起來很怪的物件。以下列幾個跟房仲的心得:
1. 房仲對於地段和未來的建設真的很了解。如果你遇到有認真做功課的房仲,稍微問他們有關於地段與位來建設,他們其實公司或同行都會有一些資料或系統幫忙查訊(因為我看過,也操縱過XD);不過自己真的也要做點功課,這樣才能夠讓房仲覺得無法框你,因為你也略懂。
2. 房仲自己內部找房其實還有隱藏的系統。這點就是為什麼我們光靠自己無法找的到那麼多物件的原因了QQ 這系統也堪稱房仲的法寶阿!! 第一手資訊和動態都能掌握,好的物件他們通常會留著自己賣,增加內部對外的競爭力啊!! (他們會分銷售組與開發組公同合作)
3. 跟著房仲學在地生態。像我一樣,我是外地(雲林)來台南落地生根的,但是有很多生態與談話方式,你看著房仲學,應該會懂得台南人如何搏感情,他們喜歡吃什麼,習慣式什麼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你和賣方談話最好的素材阿~~
4. 房仲很少在街預售屋,或是半成屋。這點真的蠻吃虧的,有很多新房都無法看的到,你問他們也什麼都不懂,甚至會讓你錯過你心目中的好房阿 (我這間就是差點miss掉)。
不過,通常屋主會丟出來的物件只有幾種因素:
1. 投資客賺差價: 這大家可以想像也時有所聞。這種單價會變得比較高,且議價空間比較小。因為他們不缺錢~~~~~
2. 有條件瑕疵: 例如風水問題(這東西很玄也很高深阿,千萬別鐵齒),或是事故宅。
縱使你調查過不是凶宅,但是事故宅就很難防了,因為他們沒義務告訴你。我曾經就去看過一間房子,屋齡很新,價格大約是那區相對低一點點。不過去之後,我和房仲兩個人沉默不語,我是感覺很壓迫甚至是不舒服啦,房仲說這間他覺得不乾淨(他說他有特殊體質可以感應的到靈 !!)。經過事後查了以後,有發生過意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事件(這不算凶宅,只算非自然死亡因素);還聽說有一案例是有房子經過火災,當下無人死亡,不過屋主受重傷後幾個月後死亡,這也是事故宅的範圍。這種東西說真的,沒經驗過誰會懂有這些知識呢?
當我心灰意冷打算放棄的時候,我看到了我現在住的這小社區,問了房仲有沒有物件,他居然說沒有,因為他印象中賣完了!!! (千萬別輕易相信!!千萬別輕易相信!!千萬別輕易相信!!)。兩種可能,第一,他不知道他敷衍你;第二,沒有傭金可以抽,他不建議看!!但是我隔天自己去接待中心問,然後覓得好房子阿~~ 買房後真的課題和挑戰要學習的才多,等我以後再跟大家分享吧~
一個職能治療師的想法交流平台
分享我投入社區職能治療 和 澳洲生活的精采事蹟
我的網誌清單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People-Environment-Occupation + "Safety"?= Better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人-環境-職能+安全=創造更好的職能表現?
1996年,Mary Law 博士基於以個案為中心的理論提出了 People-Environment-Occupation (PEO) Model 講述了人、環境和職能之間的動態互動表現,取得更合適的職能表現,如下圖。當個案出現職能表現困難時,治療師可利用此模式進行分析,來幫助個案能夠找回並成功的發展適當的職能表現模式。以下為各個角色的簡略定義
人 (People): 分析與定義該個案在此職能環境中的角色;此方面可能牽涉到各人的價值觀(Values)、人的特質、此角色該有的表現、經驗與習慣等。
環境 (Environment): 此活動所發生的場域,牽涉到該環境的物理環境和文化環境等,環境的因素有可能會影響到人的表現和看法。
職能(Occupation): 在該情境之下所從事有意義的活動。
此三種要素會互相影響變化,等到調整達到平衡或是合適時,便會有適當的職能表現(Occupational Performances)。
治療師常見的就是幫助個案找出困難點,然後去解決各個限制來幫助個案能夠有好的職能表現。
人 (People): 分析與定義該個案在此職能環境中的角色;此方面可能牽涉到各人的價值觀(Values)、人的特質、此角色該有的表現、經驗與習慣等。
環境 (Environment): 此活動所發生的場域,牽涉到該環境的物理環境和文化環境等,環境的因素有可能會影響到人的表現和看法。
職能(Occupation): 在該情境之下所從事有意義的活動。
此三種要素會互相影響變化,等到調整達到平衡或是合適時,便會有適當的職能表現(Occupational Performances)。
治療師常見的就是幫助個案找出困難點,然後去解決各個限制來幫助個案能夠有好的職能表現。
但是,就職業與環境安全衛生(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的觀點來說他們比較介於傳統的醫療和公衛之 間的觀點;他們著重在分析現有的危機(Risks) 和找出 危害物質 (Hazards) 並且介入去降低或是移除這些因子來預防或是降低公司的營運獲利和環境或工作安全。 在傳統的P-E-O中,比較沒有強調針對預防的觀點來進行介入,所以如果在此模式中強調Safety的觀點會不會更好呢?
這個圖的模式增加了Safety的因子,不過我們是再進行任何職能活動前,先用Safety來透視整個系統,來達成預防(Prevention)和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的目的,來實現Safety of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s。例如,在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常常有下背痛的症狀產生,不僅影響到專業服務,也會降低了醫院營運的績效。在傳統的P-E-O模式中,可能會針對醫護人員在醫院病房目前已發現的困境進行改造與介入。不過如果加入了Safety,可能就會事先由人員安全(如人員的不良習慣、生理和心理狀態),環境安全(檢視是否有存在不良的因子、導致產生高危險的環境因素或制度和文化的因素),和工作型態的安全(輪值的安排、人員的調配和不良的工作模式)來進行分析,加以預防或是加強二度發生危險,讓真正的職能表現更家的完備。
這只是我接觸職安領域的一些新想法。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會完整呢?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我在澳洲 QUT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念健康管理 (Health Management) 的心得分享
有一天,有人開始忽然問“你經過這兩年的學習與生活,你學到了什 麼?” 我發現,我每隔一段時間的回答都很不一樣。那我學到什麼呢?
回答這問題我想先反思一下,當初為什麼出國? 其實當初想出國不外乎就是覺得很多事情都面臨了瓶頸,剛開始跟大 多數的人一樣對工作上的無力感、現實狀況的無奈,想做一些改變。 不過真正驅使我出國的原因其實是有一次看到鄉下有存在著各種資源 不均的狀況,孩童老人們有做治療的需求卻苦無管道或是毫不知道有 做治療的需求; 在都市,就算是身為職能治療師可以處理的範疇,我們卻真的好像只 能無限輪迴的打游擊戰,卻無法有更好的方式來解決……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這個詞我在期刊上一次一次的看到,我心想—或許這是一次改變的機 會! 我開始幻想我有一天能夠回鄉下真正的給予鄉親們更直接的幫助,從生活的改造,lif estyle redesign開始,想起來覺得當初很好笑阿,哈哈。
那我學到了什麼? 說實在的,我一開始真的就只有抱怨兩個字可以形容,一度還懷疑我 這課程安排策略是不是錯了?因為社區的概念整整涵蓋了公衛、管理 、醫療以及職安等層面。不過念到目前即將畢業,我覺得算是有點收 穫。接下來我就以各個層面如何和職能治療做連結來闡述。
一樣。在公衛的觀點,凡事以整體做考量,強調預防(preven tion)勝於治療。這將會影響政策面和管裡面的想法;例如,在 健保中提供普遍的醫療可及性,把小病都解決,就比較可以減少重症 的機率與支出。在公衛的領域中,很注重統計分析,以利於將來防治 的目標。而我們職能治療的思維常常是個案遇到事情或是發生失能的 現象後才進行介入,常常流於傳統臨床醫學的模式。但是在我們OT 的精神中不是強調全人嗎? 強調整體的生活? 那為何我們又要只侷限在現況的思考模式呢? 換個角度想,我何不將層次往前拉到在個案遭受到或面臨到初步的失 能時,我們可以做整體的改造和介入呢? 在高危險族群中(eg. 退休族群、生活重大轉變族群、青少年及孩童) 提早作一系列的介入,這又何嘗不是種介入的觀點呢?
險因子(Hazards)和危機 (risks)發生的機率,他們花大多的精力在整理分析當前的狀 況、數據,然後提供整體的預測(prediction)、危機評 估與管理(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所以在他們的專業中,不然發現有強大的 資料庫 (Database) 的建立,來幫助他們更準確的提供介入。在我們職能治療的環境中, 我們會常常會陷入打游擊戰的方式,有一部分是經過介入後常常因為 不當的方式或是忽略了其他考慮面向而造成了其他的問題。所以,或 許我們能夠經由臨床上的經驗建立強而有力的Database,提 供一個思考的脈絡(有點像FOR的感覺),來檢視自己的盲點或是 為個案日後可能遭遇的問題來準備和預防。我認為加強對Safet y的關注,才能讓現前P-O-E Model (Personal,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更加的完備。
包羅萬象。從基本的收支平衡、市場、管理風格、政策制定和品質管 理等,每個地方的關注點也都不同。有人說醫療和商業化有所衝突, 不過說實在話的,你覺得當今社會上醫療不就是商業化的樣子嗎? 說實在的,醫療的商業化和服務化對於病人來說都不是好的結果,因 為存在許多不對等的狀態。不過在管理中對於團體文化(norms )的行程格外的強調,這不正是我們職能治療社區化最需要的東西嗎 ? 身為OT其實我也主張多關心社會上的人事物以及政策的走向,因為 我們專業不正是為了服務人而存在嗎?這領域涵蓋的東西好多,恕我 無法一次講完。
很多人說 “老人市場是塊很大的大餅”,不過我想反問這些人,“怎麼吃這塊 大餅?” 我們試著想,如果你是一位年邁的老人,你會把資源大量的投注在自 己身上還是下一代的身上呢?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回答: 下一代吧! 那我們如何把大餅吃到呢? 我想我們應該要來幹一場“觀念文化上的” 革命吧!”。我想跳脫傳統的框架,未來將會有無限的可能! 身為OT,我決定要好好的實現 “Doing” 這個無可取代的核心價值,加油吧我的未來~
- 公衛與職能治療 (Public Health V.S. Occupational Therapy)
- l職安與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V.S. Occupational Therapy)
- 健康管理與職能治療(Health Management V.S. Occupational Therapy)
很多人說 “老人市場是塊很大的大餅”,不過我想反問這些人,“怎麼吃這塊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生活經驗重要嗎? The importance of Life Experiences
"Life Experiences" 生活經驗,這個詞是我覺得目前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東西。也是我覺得我們設計活動和治療的最大目標。
首先,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冷靜的面對當前的挑戰;請試想著,我們在做我們以前從來沒經驗過得事情,你會害怕嗎? 沒當過老師第一次上台也是會發抖吧? 從16000 ft那麼高的地方跳傘,會危險嗎? 我的答案都是會的! 但是,如果你經驗過,我想心中一定會覺得"其實上次的經驗是.....,搞不好這次我就....",不然就是想 "這挑戰對我來說太大,我以後可能不會....",不管是哪種經驗,至少我們可以冷靜的處理很多事情,解除不確定感和焦慮。
再來,經驗扮演著促進學習的角色。在生活上,有時候會碰到一些鎖碎或是惱人的事情,經驗的多寡,可以決定處理這件事情的完成度與完美度。假如有一天鄰居剛好送你幾顆高麗菜,你可以很熟練的決定要用炒的形式來烹煮,吃不完的打算可已醃製成泡菜。這都是取決於生活經驗上的學習。我還記得,小時後因為沒有經驗過和了解過學校的空間,一度回家跟媽媽釀著"有一間房子,它很神奇喔,同學進去就有東西可以拿出來吃",後來才知道,那是福利社,須要用錢去買的!(因為我沒去過,爸媽也沒跟我講過) 如此糗得事情,真的應證了經驗學習的重要!
目前為止,有許多小孩或是身心障礙的朋友們,因為環境上的限制或困難,剝奪了他們去體驗和經驗生活的機會,造成他們發展上或是生活職能上的限制。所以,如果有家長或是有個案跟我說可不可以去XXXXX,我一定會直接的說 "Why not?" 期許自己能夠也能夠帶領個案去創造適合的環境,讓他們去Experiences! Why not?!!!
首先,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冷靜的面對當前的挑戰;請試想著,我們在做我們以前從來沒經驗過得事情,你會害怕嗎? 沒當過老師第一次上台也是會發抖吧? 從16000 ft那麼高的地方跳傘,會危險嗎? 我的答案都是會的! 但是,如果你經驗過,我想心中一定會覺得"其實上次的經驗是.....,搞不好這次我就....",不然就是想 "這挑戰對我來說太大,我以後可能不會....",不管是哪種經驗,至少我們可以冷靜的處理很多事情,解除不確定感和焦慮。
再來,經驗扮演著促進學習的角色。在生活上,有時候會碰到一些鎖碎或是惱人的事情,經驗的多寡,可以決定處理這件事情的完成度與完美度。假如有一天鄰居剛好送你幾顆高麗菜,你可以很熟練的決定要用炒的形式來烹煮,吃不完的打算可已醃製成泡菜。這都是取決於生活經驗上的學習。我還記得,小時後因為沒有經驗過和了解過學校的空間,一度回家跟媽媽釀著"有一間房子,它很神奇喔,同學進去就有東西可以拿出來吃",後來才知道,那是福利社,須要用錢去買的!(因為我沒去過,爸媽也沒跟我講過) 如此糗得事情,真的應證了經驗學習的重要!
目前為止,有許多小孩或是身心障礙的朋友們,因為環境上的限制或困難,剝奪了他們去體驗和經驗生活的機會,造成他們發展上或是生活職能上的限制。所以,如果有家長或是有個案跟我說可不可以去XXXXX,我一定會直接的說 "Why not?" 期許自己能夠也能夠帶領個案去創造適合的環境,讓他們去Experiences! Why not?!!!
訂閱:
文章 (Atom)